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全诗内容是什么
夜里在东坡饮酒,醉而复醒,醒了又饮。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,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,鼾声如雷鸣。反复敲门里面全不回应,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微波荡漾、舒缓扑退滩岸的隐约轻叹声。长恨身在宦途,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。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钻营奔竞?趁着这夜深、风静、江波坦平,驾起小船从此消逝,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。
创作背景
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(公元1082年),即苏轼黄州之贬的第三年。元丰三年(公元1080年),苏轼因乌台诗案,谪贬黄州(今湖北黄冈)。对于经受了一场严重政治迫害的苏轼来说,此时是劫后余生,内心愤懑而痛苦。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,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,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。有时布衣芒屩,出入于阡陌之上,有时月夜泛舟,放浪于山水之间,他要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,领略人生的哲理。
诗意赏析
词中“何时忘却营营”,化用庄子·庚桑楚“全汝形,抱汝生,无使汝思虑营营”。本是说,一个人的形体精神是天地自然所赋与,此身非人所自有。为人当守本分,保其生机;不要因世事而思虑百端,随其周旋忙碌。苏轼政治上受大挫折,忧惧苦恼,向道家思想寻求超脱之方。这两句颇富哲理的议论,饱含着词人切身的感受,带有深沉的感情,一任情性,发自衷心,因而自有一种感人的力量。
“夜阑风静彀纹平”,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,其实不是纯粹写景,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。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,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。词人静夜沉思,豁然有悟,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,就当全身免祸。顾盼眼前江上景致,心与景会,神与物游,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。于是,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,唱道:“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”他要趁此良辰美景,驾一叶扁舟,随波流逝,任意东西,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。
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,思想几度变化,由入世转向出世,追求一种精神自由、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。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,由于有某些老庄思想,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。“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”,这余韵深长的歇拍,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,是他不满世俗、向往自由的心声。这首词写出了谪居中的苏东坡的真性情,反映了他的独特风格。
- 2025-03-30
- 2025-03-30
- 2025-03-29
- 2025-03-29
- 2025-03-29
- 2025-03-29
- 2025-03-28
- 2025-03-28
- 2025-03-28
- 2025-03-27
- 2025-03-27
- 2025-03-27
- 2025-03-25
- 2025-03-25
- 2025-03-24
-
扭蛋人生模拟器详情类型:益智休闲 大小:36Mb 时间:2025-03-29
-
托皮亚咖啡馆详情类型:模拟经营 大小:248.04MB 时间:2025-03-28
-
拳皇全明星八神暴走最新版详情类型:动作冒险 大小:627.67MB 时间:2025-03-28
-
探案法侦探大赛v1.0.3详情类型:动作冒险 大小:0.98 GB 时间:2025-03-25